疾病知识风心病不手术 能用中医手段控制吗?2016/7/26来源:心脏瓣膜病中医治疗研究关键词:风心病表现,风心病怎么治,风心病中医治疗 摘要: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本文详细介绍了风心病的发病情况及中医治疗研究。 关于风心病瓣膜手术 主要是换瓣膜或者瓣膜成形术,但是瓣膜手术是有适应证的,不是人人都能做;做了瓣膜手术,也未必能完全解决心脏瓣膜病,有的新瓣膜还会出问题,有的瓣膜问题不大了,但是房颤和心衰等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对患者而言,实在是太痛苦了。 早用中医手段,可以预防和控制 风心病瓣膜病变,早用中医手段,是可以控制的。天津心悦门诊主任刘冰燕,从事心脏瓣膜病、心衰、风心病、扩心病等中重度心脏病临床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心脏病康复经验和案例,研制出一系列的心脏瓣膜病中药方剂,针对每个人,分体质、分病型、给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论治,一人一方,让患者早日走出心脏病困境。 中药方剂治疗的一大好处是:不仅能使瓣膜问题得到控制,而且对现代医学比较棘手的房颤和心衰问题等并发症也可以一并得到解决。 了解风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据我国近10年风湿热及风心病发病和患病情况,每年新发风心病近6万例,估计目前风心病患者至少有240万- 250万,学龄儿童初发风湿热每年近8万例,每年等候手术的患者数以万计,其中不少患者已无法手术或难以负担手术费用。1993-1995年,国家“八·五”风湿热课题风湿性心脏病调查组,曾在浙江、广东、重庆、成都、吉林和湖北等6个地区调查点,对5~18岁学生人群进行风心病调查。在269546人中共发现风心病59例,总患病率为0.22‰。这一调查患病率和20世纪80年代全国协作调查的平均患病率0.52‰比较,显示我国风心病患病率已进一步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同期的印度调查1.4‰,但高于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0.05‰一0.01‰的患病率。 根据2002年的一项调查,中国的风心病,仅在因慢性心力衰竭而住院的患者中,比例竟然高达18.6%!这部分患者大多是在1958-1978年这20年间感染上急性风湿热的,当时多数人由于医疗条件、对疾病的认知和预后不好,进入老年后便转成了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包括: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主要是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反流或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房纤颤。 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为心内膜受累的结果。于心房面二尖瓣结合部和腱索上,可见直径为1—2mm大小的纤维蛋白样赘生物。即使没有赘生物,瓣叶也有水肿及炎性反应。左心房后壁可见增厚的纤维素斑,为二尖瓣反流的血流喷射到左心房壁所致。瓣膜炎症的修复,造成瓣叶粗糙、纤维化以及键索的融合,结果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及,主动脉瓣次之,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很少受累。 怎么办? 一种办法是换瓣膜或者瓣膜成形术,但是瓣膜手术是有适应证的,不是人人都能做;做了瓣膜手术,也未必能完全解决心脏瓣膜病,有的新瓣膜还会出问题,有的瓣膜问题不大了,但是房颤和心衰等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对患者而言,实在是太痛苦了。 中医有办法吗? 中国的风心病患者、瓣膜病患者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中医,有整体与局部辨证施治的医学思维。对中医而言,大实、大虚、大热、大寒这“四大”证候,都是对抗性的矛盾,其处置方法,必须是针锋相对: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但只要是这“四大”以外的病证,都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处置方法,是采取协调疗法,即以协调整体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体的积极性,增强其抗病能力,扶正以祛邪;同时又要突出局部症状的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单刀直入,以求实效。 心脏瓣膜病就是这样,必须兼顾整体与局部,只有充分发挥协调人身整体这个共性的作用,又十分注意改善心脏瓣膜局部这个特殊性的作用,才能既照顾到整体,又照顾到局部,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也是天津心悦门诊系列风心病中医蜜剂治疗的基本原则。使用中药方剂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瓣膜问题得到了控制,而且比较棘手的房颤和心衰问题也一并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上一篇:主动脉瓣疾病如何做到不手术、不进展?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