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方解:对心脏瓣膜病心悦中医方剂当中部分名方的解析2016/8/5来源:心脏瓣膜病中医治疗研究关键词:刘冰燕主任,天津心悦门诊,中医治疗心脏瓣膜病 摘要:张景岳有句中医名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这个“两仪膏”就是阴阳同补同调的一个好例子。 问:刘主任,天津心悦门诊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中医方剂是一系列的复方,其中每个方剂都包含着好几个传世名方,作为一个心脏病中医专家,您来给大家仔细谈谈,先说第一个主方——张景岳的两仪膏吧! 答:好的。这个两仪膏是阴阳双补的一个方。它出自《景岳全书》,是明代大医张景岳创制的一首著名中药蜜剂。张景岳是我国中医温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在目前我们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方剂学教材中,精选了上百个经典方、名方,其中入选最多的第一个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第二个就是张景岳的方子。能在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中排第二,可见他在中医界的地位是很高的。 张景岳有句中医名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这个“两仪膏”就是阴阳同补同调的一个好例子。“两仪”是什么?就是阴阳。许多心脏病人,由于阴虚精不化气,以致气血两虚。故当补精以化气,补气而生精。 所以方中用人参60—100克,大补元气,益气生津;用熟地150克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二药同用以奏滋阴生津,养血补气之效。本方选用了人参和熟地两味,就是张景岳调理阴阳在组方遣药上的具体运用。人参得阳和之气,可补元阳;熟地合地之坚凝,为益阴上品。二药一阴一阳,正是所谓的两仪,所以方名取“两仪”而命名。 问:心悦中医心脏瓣膜病方剂中包含着一个炙甘草汤,这个我听说过。它是一个中医经典方,主要是调理心脏病人心律不齐的,据说效果很好,它在瓣膜病治疗中作用如何? 答:这个方子又叫做“复脉汤”,现在大多用于调理心律失常。它在《伤寒论》中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对心脏病人的心律失常效果非常好。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本方最初很有可能是古代的一张军医用方。是用于那些在战场上受伤后造成大出血的士兵们的。大量的出血,也同样可出现脉结代、心动悸。方中用大剂量地黄和阿胶就是为了补血养血。方中桂枝甘草取桂枝甘草汤治心悸之意。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急当先固,人参的使用就是如此。大出血致使肌体极度衰弱,故又配合大剂麦冬、麻仁、大枣。尤其是方中大枣用至30枚,量大,糖分足,可以给虚弱的身体补充大量能量。在没有输血补液的古代,这的确也是一首对证之方了。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兰台轨范》中也说本方“治血脉空竭”,诚可谓是独具慧眼。它在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中,可以缓解心力衰竭,解决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作用不可小视。 心脏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心脏的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失去阳光的普照一样,陷入,片阴霾的笼罩中,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结果,心脏的功能必然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西医一检查,发现这已经是心脏病甚至是心衰了。同样,如果心阳不足,那就如同—个液压机里,赖以传动压力的润滑油不足了,润滑油不足,机器就会出现空转的情况,就会动力不足;同样的道理,心阴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心悸气短、神疲力乏、失眠健忘等问题,西医一检查,结果往往是心律不齐,心脏病又来了。复脉汤(炙甘草汤),就是一张滋补人体元阴的古方、验方。 问:复脉汤里面有中药地黄,而治疗心力衰竭的西药地高辛是“洋地黄”制剂,这两种原料有什么区别吗?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来谈谈中药地黄与西药洋地黄改善心率的比较。 为什么炙甘草汤方中的君药是地黄呢?地黄是一味滋阴的药物,一般认为它能滋肾阴,但肾水为黑色,它为什么不叫地黑而叫地黄呢,这说明它除了能滋肾水以外,还应该和脾土有一定的关系。种植地黄有一个常识,即不能在同一块地连续种植。因为种完地黄后,土中的精气便被它吸收,必须要等若干年后才能恢复。有资料说山西一药农,1983年种过地黄,隔了将近20年,2002年再次种植,结果还是没能收获,损失惨重。有人戏称这就是它叫“生地”的原因,即必须在陌生的地上种植。可见它吸收土气力量之强。 欧洲人也会用地黄,就是强心的药物洋地黄。洋地黄也是玄参科的植物,长得和地黄有点像,如果把两者的照片做一下对比,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二者的区别简直类似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地黄长得比较浑厚含蓄,洋地黄长得比较艳丽外放。如果用中医理论解释这味洋药,洋地黄又叫毛地黄,即它的花和叶都长有很多毛,我们说肺主皮毛,长毛就和肺有一定的联系。地黄是用根,洋地黄是用叶,一根一叶也表明了地黄偏于入肾,洋地黄偏于入肺。地黄补肾阴,洋地黄补肺阴。 洋地黄强心是通过“肺贯心脉”来调节心的。心力衰竭时心脏节律要增快,这是因为外周供血不足而代偿性增快。类似于有些时候市场、货物供应不足,导致物价的上涨,这时政府要调用大量的物质供应市场以降低物价,而不是强制降价,靠供应物质引起的物价下调类似于用洋地黄减慢心率,靠行政指令强制降价类似于用β受体阻滞药来减慢心率。洋地黄可滋肺阴,肺贯心脉,平息心阳的虚性亢奋,肺又含有丰富的阴津,能够保证物质的供应,增加外周组织的供血,我们说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凡是有节律的东西它都能调节,当然包括心率,它帮助心脏这个君王增加了外周的物质供应,外周供血充足了,心率自然从容不迫,治节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那么怎么理解中药地黄与洋地黄之间的区别呢?最明显的就是地黄用大量也无毒,洋地黄稍微过量就会中毒。我们认为这就是补肾与补肺的区别。肺为相傅之官,心君过于弱时,相傅可以辅佐它一下。这是好事,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曹操与汉献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肺金属西方,为白色,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西方”“肺金”“白色”“相傅”等概念往往和险恶有一定的联系。宰相的权利一大,就有可能干出弑君的事来,洋地黄也是这样,它补的是肺阴,掌握不好就会表现出心脏中毒。中药地黄就不同了,它通过补肾阴来达到补肺阴的目的,这就比较安全,因为心和肾一火一水,是夫妻关系,肾一般不会篡位夺权的。这并不是说相傅一定不好,他也是辅佐心君所必需的,只是要控制好剂量,不能由辅君变成欺君。 中医的方剂其实没有纯阳或纯阴的,这个复脉汤,也就是炙甘草汤中也有桂枝、生姜来补阳,就是说,补足心阴以后还是需要一些热性药来鼓动心阳,这些心脏病人往往都有四末不温的表现,它治疗的心律失常也不是单纯的快速型或缓慢型,而是双向的调节,阴阳协调以后,心肌收缩力就会增强,心率就会趋于适中! 问:按照中医对心脏病的辨证分型,有许多人属于那种“痰浊淤阻型”,听刘主任说心悦中医心脏瓣膜病方剂中有瓜蒌薤白半夏汤与二陈汤的合方,这两个方子都是用来祛除痰浊的吗? 答:对,痰浊瘀阻型心脏病,用这两个方子的合方效果绝佳。先说瓜蒌薤白半夏汤,这个是痰浊型胸痹的主方,广泛用于以胸部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刺痛或闷痛,临床多有使用本方的场合。我曾治一78岁老妈妈,患心绞痛一年多,常胸前剧痛,每发作则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出大汗,大便干燥,口干但不想喝水。我用这个方加桂枝、枳实、桃仁、茯苓等,服药一月,胸痛全部都止住了,老妈妈非常高兴。这个方也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经过了上千年的验证,只要对了症,用起来真是立竿见影。 再说二陈汤。我发现现在的心脏病人,大多数人体内都有痰湿,二陈汤是治疗痰湿证的主方,也是出自宋代官方编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为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而能行水利痰。又因为痰是气滞,所以用陈皮来利气降痰。而且中医认为痰由湿生,所以用茯苓来渗湿,并用甘草益脾补中制湿,从而达到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目的。方中所用半夏、陈皮都是辛温之品,但是这两味药的燥散之性过猛,所以应当选陈久者为宜,因为陈久者烈气已消,可以防止燥散之弊,虽温中而不燥烈。《成方便读》说:“局方陈皮、半夏贵陈久,则少燥烈之性,故名二陈汤。”这两个方合用在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中,能有效解决多数患者痰浊瘀阻的问题,加快心衰、心律失常等病症的康复。 问:在这一系列的心脏病方剂中,有补肾的,有健脾的,有调气血的,有除痰湿的,在我们没谈到的几个方子中,有个“血府逐瘀汤”的加减,中医最擅长的是活血化瘀,心脏病人十人九瘀,这个由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血府逐瘀汤,看来也是解决心脏病人多种症状的一个主方吧? 答:是的,这个方子也是我们调治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慢性心脏疾病的一个基础方。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名方。它是四逆散与桃红四物汤的加味方。桃红四物汤也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瘀血,是中医学所认识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子。感染、发热、出血、寒冷、长期的精神刺激特别是精神抑郁、外伤、久病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调,形成瘀血。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脏瓣膜病、动脉炎、静脉炎等,以及胸膜炎、肺心病等胸胁部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用到血府逐瘀汤。 此方是由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所创立。王氏一生具有革新精神,且注重实践,对活血化瘀疗法贡献较大,并为中医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成就。“血府逐瘀汤”就是王清任用于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的,也是在他所著的《医林改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方剂。 王清任为纠正古人“脏腑错误”,决意弄清人体解剖情况。为此不避污秽,亲自在荒坟连续10天观察了30多具小儿尸首。又两次到刑场观看剐刑,多次向见过尸体的战场官员请教,“前后访验四十二年”,确认已明确脏腑一事,才绘成全图,撰成《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前人关于脏腑记述上的一些错误,并对中医气血学说有所发挥,他创制的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至今为医界所赏用,在历代医籍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问:天津心悦门诊这一系列的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心动过缓的中药方剂,为什么都要做成蜜剂呢? 答:蜂蜜是个好东西。它在中药里的作用和甘草可以一比,能够“调和诸药”,还能够调和药剂的口感,使得中药不再那么难喝。你想想,人们得了病已经够不幸的了,如果治病的药再那么难喝,一定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是不是?所以我们心悦研制的系列心脏病方剂,几乎全都是用蜂蜜来炮制的,最终做成了一种独特的蜜剂。 在《神农本草经》与《本草别录》中所说的“石蜜”,即是蜂蜜。上古时多野蜂之蜜,野蜂作巢于岩石上,故称石蜜。后世养蜂盛行,所用皆家养蜂所产之蜜,故径呼蜂蜜。中医经典方中共有24方用及蜂蜜。蜂蜜的使用方法,在经方中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炼蜜为丸者;有与药共煮者;有先煮别药,去滓,纳蜜再煎者;有与药丸和药末共煮服之者;有先炼蜜为丸,后以酒煮之者;有外用栓剂者,等等。概括其功效有如下5个方面。 1、润肠治便秘 《伤寒论》说:“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用蜜煎导以通导大便是世界上首次制成的栓剂。如果津伤不甚,胃热尚炽者,仲景称为脾约证,可用麻子仁丸治之。麻子仁丸除用蜜及麻仁等滋燥润肠外,尚配有小承气汤的全部药物,用于虚实错杂的便秘证。 2、甘缓而止痛 蜂蜜甘缓,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仲景主要用其止咽痛与腹痛。①治咽喉疼痛:《伤寒论》中的猪肤汤证,乃肾阴枯燥,肺失滋润而致。猪肤汤用白蜜协助猪肤治之,说明蜂蜜有润咽止痛之功。②治心腹疼痛:《金匮》云:“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甘草粉蜜汤中蜂蜜用量独大,主要用其配合甘草缓急止痛。此外,大乌头煎用蜜煎治疗寒疝腹痛,亦含有缓急止痛之意。 3、缓峻药之性 《伤寒论》说:“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本条之证,乃结胸之偏于上者。水热互结,非峻药不能破结逐饮;邪居高位,又非缓攻之法不能驱在上之邪。所谓“在上者治以缓”,故此药不仅为丸,而且以白蜜与水合煮取汁,送服峻下之药,使药力逗留于上,峻药而缓用,峻则能胜破坚荡实之任,缓则能尽际上迄下之邪。另外,治脾约的麻子仁丸、治痰浊壅肺咳喘的皂荚丸、治产后瘀血内结腹痛的下瘀血汤等,其用蜂蜜为丸亦有峻药缓投之意。 4、解峻药之毒 蜂蜜能解除药物之毒,缓峻药之性,减轻其不良反应。如大乌头煎、乌头汤、乌头桂枝汤等方中之乌头均用蜂蜜煎煮。乌头是治寒湿痹痛的良药,但毒性很大,与蜜同煎可以减轻其毒性,并且延长其药效时间。再比如甘遂半夏汤用蜂蜜,亦取其缓解甘遂毒性的作用。而大半夏汤用蜂蜜,既取其养脾润燥,补中益气,又取其监制半夏之燥,亦属解药毒之例。 5、黏合诸药以“除众病,和百药” 蜂蜜不仅具有良好的滋养作用,而且味甘能矫味。炼制后的蜂蜜不仅黏合力强,而且表面不易硬化,可塑性强。现代研究证明,蜂蜜含大量还原糖,能防止药材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制成的丸药圆整、光洁、滋润、含水量少,崩解缓慢,作用持久,制成的膏状药更是口感好,患者乐意服用,这大大有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慢性心衰 4321中医方剂逆转法 |